南北朝:周南
青楼谁家女,当窗启明月。拂黛双蛾飞,调脂艳桃发。
舞罢鸾自羞,妆成泪仍滑。愿托嫦娥影,寻郎纵燕越。
随隐为祝南山赋
元代:黄庚
采桑子 其二 舟中见雁有感
明代:宋琬
今春曾送回乡雁,欲赋归欤。欲赋归欤。为报闺人扫敝庐。
今秋又见南飞雁,岁聿其除。岁聿其除。却悔今春枉寄书。
山中初度,用子木韵 其三
明代:张煌言
日辔崦嵫去不还,客星惨淡五云间。自非和、扁难医国,谁似巢、由易买山。
百谷烟霞怜马齿,二陵风雨识龙颜。桑弧半老成何事,只合壶天独掩关。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明代:黄公辅
但看须眉勿问年,旷观世界有三千。且将心事随飘瓦,纵遇奇数付老天。
春上桃符应有脚,琴逢知己岂无弦。若非主德怜耆旧,未得相依椒颂传。
法驾导引曲 其五
明代:夏言
白鹤导,白鹤导,仙仗拥天衢。翠羽翩翩九芝盖,霓旌渺渺五云车。
遥下太清居。
暮春同茂秦子与顺甫正叔游韦园分韵得村字 其一
明代:王世贞
习习东风幽鸟翻,偶成春服试春原。高低绿槿斜分户,远近清流细绕村。
地入渔樵身暂许,客逢湖海道偏尊。谁为一叩荆卿筑,醉里悲歌动蓟门。
书曝书亭集后
清代:汪沆
老去无心典石渠,扁舟归钓小长芦。排签目笑搬姜鼠,释褐人怜上竹鱼。
旷世才华追屈宋,百年踪迹半江湖。如何史笔高三馆,空负兰台七上书。
毛女赞
宋代:释德洪
不嗅梨花,而撚紫芝。不穿云袖,而披槲衣。何以风神,洞如冰雪。
使人见之,眼寒心折。如麝有香,以缶覆焉。透尘透风,种性则然。
又如烟雨,过孤山宅。于荒寒中,微见春色。图之壁间,是真过秦。
季子好德,白发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