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
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注释
屠:屠杀。这里意为止住、驱除。
着翅:装上翅膀。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高山,传说为擎天柱,是神仙东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海中三仙

鉴赏

  此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即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可见,“人固已

  

赏析

  王令是北宋较有才华的诗人,深受王安石赞赏。这首《暑旱苦热》是他的代表作。诗驰骋想像,得唐李贺诗神髓。

  诗围绕暑热写。暑天的清风是最受人喜爱欢迎的,但诗说清风本来能送凉,现在却无力驱除热浪,表示对清风的失望,加深暑热给人的难受。诗用了一个“屠”字,令人叹为观止。诗人在用这字时,不言而喻是把风当作了刀。古人把风比作刀,都是说寒风;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的是风的巧,与说风的凛冽属不同的范畴。王令在这里把风比作刀,是寄希望于风,表示对热的强烈憎恶。次句与首句一样,也是故作拗折。日落后天就会凉快一些,可太阳偏偏仿佛胶住了,动也不动,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着翅”二字,固然是由神话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后世往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5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谙宣教秉二首

宋代廖行之

铭旌摇曳泪沾巾,为惜贤才生死分。
乐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谁与共论文。
西湘岸脚送霜雨,明月岭头留暮云。
有子登科真不朽,它年勋鼎慰严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述怀五首 其二

明代潘希曾

遭逢何以效涓埃,直道终然与祸媒。万死形骸非我有,再生日月是天开。

山中事业还书卷,掌上经纶付酒杯。身在水云心在国,尚随渔钓咏康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阳前一日憩瓜州息浪庵侯风 其二

明代陈仁锡

西望五州呼冶净,高僧破衲共衾裯。三山宝刹朝阳供,一水甘泉吸浪收。

客去客来逢九日,寻花寻酒触虚舟。老僧夜夜持龙咒,入定何妨云海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二十六 湖影

明代李江

水色山光鸟自啼,乱红趁紫画中飞。欲拈金剪来裁度,直取前头一幅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陈梦觉隐君

明代区大相

庄周钓濮上,陈平隐负郭。汉业尚未兴,楚相反见薄。

我本岩居子,穷元探虚廓。至理谅无遗,中情惧斯怍。

时有上代人,投我以金错。挟术以屠龙,携经如相鹤。

长啸入青云,抽毫绚朱雘。聊持冰雪姿,永肩泉石约。

卒岁以优游,斯言当领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过长荡湖野望

明代施渐

不因修禊过春山,谁得澄湖一望间。
顿觉尘心空水上,偶逢渔父语沙间。
几多沃野桑麻蔽,半是荒畬雁鹜还。
日夕微茫僧问渡,双峰寂历掩禅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祝太学昆季过双树园不值

明代胡应麟

三径蓬蒿昼不开,落花长日锁苍苔。何因看竹西邻去,忽报羊求二仲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二解 其二

明代宗臣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