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

宋代王令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睢鸠。
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
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
行藏愿与君同道,只恐蹉跎我独羞。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5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

清代顾贞观

几日桥南,金钱遍买相思卦。海棠祠下,乞个寻欢假。

莫倚风流,忘了当初话。归来罢。寄声司马,收拾琴心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尚铁峰来访

清代缪公恩

每依斗柄望文軿,忽报柴关小驷停。魂梦空劳寻酒国,烟花好共叩诗扃。

三春莺侣迁乔木,六月鹏抟息北溟。此际与君舒别悃,不须重忆短长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柳子厚二诗 其二 饮酒

宋代谢薖

世故不料理,万事付一樽。呼宾陈肴蔌,乃尔不惮频。

秩筵初严冷,稍稍笑语喧。有如邹子律,能回寒谷温。

朱颜挽不住,雪鬓日夜烦。人生行乐耳,恽也亦至言。

哀哉独醒人,憔悴拾兰荪。宁知阿堵中,端有妙理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颠图 其二

金朝李俊民

一夕投荒万里行,增光日月更谁能。相逢尽说空门话,多少人閒有发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人献菊碧色每丛作双鸟并立名鸳鸯菊为之赋诗 其三

明代王鏊

不向东篱嗅落英,相呼相唤本同声。不知草木缘何事,也作人间儿女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 其二

明代黄省曾

人生皆有化,在昔固皆然。此形本所无,安得冀常坚。

览彼架上书,陈久古圣贤。不复睹其人,千载把遗编。

内有膏梁子,声迹俱寥然。嗟我苦节士,饥劬想当年。

有道不获申,无由扣苍天。赖此不朽名,可以慰黄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清潭

宋代刘过

一潭清净水无泥,潭岩无泥石更奇。
拟待月明垂钓去,前溪雨足怕龙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秋华 耦庚继室郑宜人哀辞

清代周之琦

赋笔催妆,映宫袍、秀色鸾钗相倚。春枕正酣,惊心杜鹃啼起。

前番泪湿湘筠,赖梦好、扬州重缔。嫣香,更匆匆、褪却蕃釐仙蕊。

怊怅画屏底。叹明珠乍剖,枉悬娇帨。镜台近、绣褓认,几回凝睇。

人闲过眼空花,但锦裀、倩魂犹系。愁悴。问他年、左芬知未。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