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

宋代张栻

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坡头认得疏篱处,薝卜林中李老家。

张栻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6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代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同社游山园次翁常之韵

宋代许及之

眷言太玉峰,本是仙佛宅。端视俨若屏,侧睨展如翼。

洞府何渺茫,传闻见图画。疆理虽东瓯,题品经谢客。

至今味篇咏,当时想游历。顾我本萍泛,买邻寓栖息。

江山自呈露,卉木因种植。凿岩得泉香,拓户见山色。

佳客入庭户,英气来几席。幽葩芬石根,好鸟弦坐侧。

拄笏山之西,拿舟江以北。明月浮可捉,疏星挂堪摘。

拂晨天宇净,出海阳乌赤。脩岚烁紫翠,远目眩朱碧。

崚嶒双塔影,突兀古殿脊。媚川溟渤宽,绝境天地窄。

前贤未尝亡,胜趣何有极。兹时届清和,同社共推激。

肯为终日留,喜免重城隔。长歌响林坰,妙语出金石。

尔汝合忘形,拘挛非远识。莫嗔惊著汝,试问今何夕。

曹刘墙可短,丘崖肩可拍。却笑山阴会,翻悲昔人迹。

喻指孰非是,计马谁失得。明当新诗来,勿惮难韵迫。

趣归不匆忙,馀兴犹襞积。感君吐琼瑰,为我写胸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

宋代李弥逊

水底明河碧浸星,琉璃不动一江平。
横铺十幅指东去,坐看晓帆千里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汉昭烈帝

明代郭之奇

东都十二炎精朽,献生不辰虚名守。桓桓帝室豫州刘,垂膝顾耳中山后。

天下英雄惟使君,北海亦知世间有。离鞍每恨肉时生,失匕宁因雷动手。

奔袁屈吕似饥鹰,客表依权同丧狗。非缘冰鉴出茅庐,安得布衣辞南亩。

鱼水当年属卧龙,蛟云是日骧池首。自从三顾定三分,分荆据益休惭忸。

重兴一姓本稀闻,以霸为王终逆取。王佐虽称管乐俦,杰人已踞孙曹右。

岂知白帝挫猇亭,忍教金刀传木偶。鞠躬尽力尔为谁,七擒六出酬恩厚。

堪怜五丈落前星,强延四十贻阿斗。呜呼安乐乐其亡,哭庙空馀北地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瀛洲学士图 其四

明代倪岳

天荣图书属上公,衣冠终日仰高风。悬知千载贞观治,不负当时讨论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屡空,泊如也。偶读渊明「饥驱」句,犹觉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诗,仍用陶韵 其三

明代张煌言

三旬九遇食,我闻古有之。不贪以为宝,无受故无辞。

奈何饕餮者,朵颐鼎鼎来。乞哀在暮夜,余羹仅一杯。

斟酌既饱满,犹吟和陶诗。缅维珠树鹤,高清未易才。

芝田谅足耕,嘉谷聊自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江后寓海岳庵

清代冯登府

湿云寒走江天黑,篷底雨粗眠缩瑟。南宫诗梦久馍糊,一幅如逢图泼墨。

米家当日亦寄居,千秋桥侧诛茅初。翛闲堂邻甘露寺,傅莂应署颠人书。

轩窗致爽面龙湾,竟将海岳挽砚山。蟾蜍玉泪念故主,诵诗图笔心犹悭。

千金卖古烦妇驵,片石笏拜逢仙鬟。寅哥坐列商宝缋,巾箱五岳留人间。

我来借得书画舫,红桥九十恣来往。茶樯酒幔任相羊,麝煤鼠尾寄孤赏。

狂吟恍接七百年,六代青山喜无恙。当时快意崇宁年,书博士衔臣亲填。

牟驼冈石付劫火,宣和图画归云烟。惟有斯庵倚江水,零落秋风飞燕子。

天寒仿佛精灵归,白鹤一声横江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雪湖上

宋代文同

朔风吹雪满横湖,众鸟归栖日欲晡。
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
张栻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