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及铭矣今独成两绝句寄之 其二

宋代张栻

向来屡著敬斋语,正恐多言意未明。今日报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贵躬行。

张栻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6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远人·捣衣

清代饶芝祥

江树昏黄江月白。无限凄凉色。千重有恨,千声哀怨,搅乱远游客。

身上征衣宽共窄。费尽闺中力。溪上青砧,山头别路,都化望夫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开窗

南北朝邹浩

雨师风伯倏回车,今日春工得自如。窗牖洞开除障碍,尽教风景到吾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月十五夜对保安对月二首 其二

宋代邓林

练练飞明镜,亭亭转玉盘。山河微有影,蟾兔不胜寒。

塞外犹为客,闺中正倚阑。清光随处有,千里思同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晴书事上知府宋谏议

宋代魏野

美化何因见,民歌处处同。
雨申诸县足,狱奏半年空。
郡阁烟光里,人家霁色中。
偶吟知浅拙,将献愧明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

宋代韩琦

花梢点红芽绿茁,宴亭爽垲堋云列。呼宾习射次序升,体裁人人矜㔢挃。

六钧力副百中艺,由基注目老羿拽。支左屈右何大工,象弭急收如列缺。

须臾一镝入鹄心,画鼓连轰尽声喝。后者审固意愈精,有时大呼劈箭筈。

惜哉最是毫釐差,彩侯似动笴微撇。分明角胜各记晕,将终或为一箭夺。

当筵主筹令难犯,大白时举出正罚。此礼自古尤所重,矍圃去留宜有别。

五善大抵主和容,不止穿杨与穿札。因忆当年黠羌叛,非才误授将军钺。

帐下貔貅十万师,力过生犀心似铁。大人未许覆凶巢,饬谨封垂禦侵越。

悍夫猛士志待骋,贮填愤气何由泄。正值高秋天气寒,塞场霜重严风刮。

约束偏裨整队兵,旌旗烁电戈矛雪。驱出长郊阅奇阵,离合应麾皆有节。

次引精锐较绝技,控弦命中无虚发。气豪马健走危坡,直下千寻未尝蹶。

收军校猎围平原,犬顺人呼鹰解绁。山麋冲轶犯劲矢,岗兔奔跳迷狡穴。

大雕盘空不轻搏,老狐仰视肝胆裂。驻鞍赏获犒部曲,浪泻酒车论染血。

将军未酣众心醉,耳后风生鼻头热。此日淮藩奉宽诏,朱轮慢辗行春辙。

铃索声沉讼牒稀,优游大可养疏拙。斜蒿青青鲚鲙新,公醪香重醅才拨。

射堂对客且相娱,不妨乐事陶嘉月。襟怀聊与水云閒,梦魂犹寄关山阔。

逢辰未立赫然勋,破的求功真琐屑。欲得心如外貌欢,报国之诚尽摅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季常汪公干移居北园和季常

明代黎民表

匡济知无术,年来学闭关。清时难再得,白发任相拚。

龙卧无高辙,鸡栖止半间。未论今日是,谁喜一生閒。

北户凉初入,南营静可扳。圜中脩净业,城里见青山。

但取襟期在,宁知步履艰。应门期独鹤,策杖代双鬟。

酒自赊来得,书从借不还。栖迟惭下榻,谈笑得开颜。

更喜新诗就,烦君细细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应和许访继芳亭中不果赋此迓之

明代苏仲

溪槛时开待故人,故人不来看白云。白云散尽无消息,起望溪头日已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其二 再叠心谷韵,送纪堂侄归江宁,并呈小艭兄

清代冯煦

微雨初收,又淮甸、征车东走。芳草外、游丝白日,冶春如旧。

去住三年同社燕,菀枯万物皆刍狗。问围棋、折屐谢庭游,今何有。

吾衰也,萧萧柳。尘面在,观河皱。况一们群从,晨星凋候。

归计尚迟江上棹,盛年莫放杯中酒。算到来、白发话更阑,钟陵叟。

张栻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