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741篇诗文
小缀珠幡,玉搔首、触帘散点晴雪。几箭红兰,恰共水仙俱发。
为约檀心磐口,和瘦影、伴成三绝,湘屏掩、整整斜斜,一般冷淡香骨。
萧郎俊游未歇。乍传柑时候,又拟轻别。打叠离情,待赏新年节物。
挑菜幽期近也,试换取、练裙文袜。临妆镜、拂了蛾儿,月中早见春月。
壮年昧学稼,晚岁思力田。垦地二顷馀,买牛春雨前。
嘉苗萋以绿,溉以南山泉。螟蟘日夜起,灾伤一何偏。
秋成既失望,岁计徒可怜。国当用兵日,岂暇忧民天。
入门愧妻子,有室如磬悬。天寒井已冰,日晏厨无烟。
落叶拥衡茆,四壁风萧然。在陈绝粮者,从古称圣贤。
薇蕨尚可食,啸歌首阳巅。
古云孝悌至,可与神明通。其深入厚地,其高亘苍穹。
上广圣之治,下变时之雍。流观孝子传,乃见古人风。
保定地清远,形胜当要冲。天民有苗裔,良知自孩童。
氏续并明彊,道继勾漏洪。温其玉出璞,烂兮金在镕。
岂惟竭其力,亦复殚其恭。堂前荆树紫,阶下萱花红。
身无千钟禄,心有一寸彤。板舆快秋爽,菜服明春浓。
常存怀橘念,每感断机功。覆杯戒前日,温席当严冬。
但知子力尽,孰计时运终。王纲一解纽,四海皆兴戎。
无城不兵甲,无地不燧烽。南方乱豺虎,中泽飞雁鸿。
堪舆岂不大,仓卒难为容。他山号明府,拔地多奇峰。
避难屡跻险,充饥晅致供。俄然大风作,出自空谷中。
其行若有隧,其孽为召凶。亟思逃匿地,庶保圣善躬。
朅来众黔首,过半摧霜锋。生还访故里,旧业无遗踪。
所恃靡毫发,惟孝持心胸。神忽凭妪体,言犹在人聪。
汝能笃以孝,吾斯启其衷。匪为一时幸,永俾后裔隆。
易水流汤汤,金台屹崇崇。岂无慷慨士,亦有文章公。
皆言葛孝子,不愧江次翁。官将立华表,人岂弃黄钟。
绣衣行荐鹗,彩笔竞雕虫。为亲捧儒檄,讲道居黉宫。
遂令燕赵俗,直与邹鲁同。忽罹陟屺戚,已从若堂封。
哀伤动桑梓,悲惨连楸松。诵诗后蓼莪,读礼先檀弓。
深戚养之薄,殊胜祭者丰。端因事迹美,益见传语工。
圣世惇孝悌,淳风迈义农。车书涀文轨,声教渐西东。
孝子复有子,承宗亦兴宗。梧冈孤凤鸣,柏府一马骢。
移悌为长顺,移孝为君忠。垂名照青史,应瑞踰黄琮。
我歌孝子诗,锡类期无穷。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