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碧蓝天上丝罗般的彩霞染成一抹艳红。槐树枝头,宿鸟呼朋唤侣,暮霭冷烟渐渐浓。我斜倚画栏发愁在小楼东。月色凄清朦胧,透过游曳的碧云,晚风传来一阵阵哀怨的笛声。
往事都已成空。屈原忧国的忠魂无法飞到楚王官。我试将绿丝帕染满血泪,暗暗装封。可是江南如此辽阔,上哪儿寻觅一只鸿雁,为我捎信飞入九重宫。
注释
碧幕:碧绿的天幕,指碧空。古人谓天为幕,谓地为席,故曰碧幕。
霞绡(xiāo):古人或以霞喻红绡,或以红绡拟霞。绡,丝帛。唐·温庭筠《锦城曲》:“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宿鸟:归巢栖息
词的上阕写景,词人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借以烘托自己内心的悲哀和冷寂。“碧幕霞绡一缕红。”日近西山,夜幕即将降临,轻绡一样的彩云穿透蓝色的天空,投下一缕红色的霞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心生哀愁、留恋。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残霞渐渐消散,暮色苍茫,夜里投宿在槐树枝头上的鸟儿啼叫着。暮色中本就冷烟浓密,鸟儿的啼叫声更增添几分凄凉。“冷”字不仅指秋天薄暮时天气微冷,还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冷寂和愁绪。
作者怀着满腹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看月亮缓缓升起。黄昏的月光凄迷朦陇,远处的笛声穿透碧云风传来。一个“愁”字写出词人的满腹惆怅。黄昏时分,月儿初升,薄暮还未消散,月
参考资料: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143篇诗文
圣代弘文运,词臣作颂年。声明增润色,藻翰郁联翩。
侧席思今上,登朝集众贤。儒林卑汉武,雅道复周宣。
后进争谈艺,诸公早并肩。风骚各自命,碑版竟谁传。
王子吾师表,名家尔最先。过都惊汗血,切玉辨龙泉。
西掖初迁谪,南台再弃捐。才高无汲引,数厄有屯邅。
流寓沿荒徼,栖迟遍冗员。山城盈瘴疠,海郡匝云烟。
寝息防多恙,行吟苦未便。湘累愁泽畔,康乐倦瀛壖。
履信曾非慊,阽危幸已全。梁园归仓卒,蜀道去寅缘。
雅兴应难辍,新诗定可怜。铜梁输险绝,锦水夺清妍。
岐路弥云阻,音徽日眇然。使车劳促遽,郎署困沈绵。
时俗知音少,平生激赏偏。素心乖报国,生事拟求田。
默默辞燕阙,悠悠望剑川。黄金遗骏骨,绿绮绝哀弦。
薄宦情殊倦,閒居病稍痊。风尘俱摆落,岩壑每周旋。
采药临蓬渚,藏书入洞天。珠林搴的皪,丹液漱潺湲。
遥忆峨嵋曲,长歌凤鸟篇。何当解缨绂,萧洒共寻仙。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