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登香炉峯诗

南北朝鲍照

辞宗盛荆梦,登歌美凫绎。
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
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
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
含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
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
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
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
高世伏音华,绵古遁精魄。
萧瑟生哀听,参差远惊觌。
惭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时的文学之士,视屈原、宋玉的诗文创作为宗法,刘义庆都督六州诸军事有如鲁侯之保有凫、绎二山。
楚地徒然人才众多,却不比此山是神人仙人所居之地。
阳光使庐山云雾光彩润耀,我随从临川王义庆进山亦沾其光芒。
登上山峰,亲历列御寇御风之途,穷尽大禹足迹所至。
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吹着清越的口哨,女萝攀附峰崖的绝壁上。
摇烟之树葱茏上指晴空,负天之石犹似远跨而来。
满承霜雪的山涯见石不见土,黄碣色岩石的深涧下,可以探测到泉水的源头。
深深的潭水星汉倒映,钟乳石洞中之水似与碧海相通。
山谷中寓居着乘坐鸿鹄的仙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元嘉十七年(440年)。临川王刘义庆自元嘉十六年(439年)夏四月诏镇江州。在江州期间,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袁淑为卫军咨议参军,鲍照与陆展、何长瑜等被引为佐史国臣。此诗即鲍照随从刘义庆登庐山香炉峰所作。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823页

赏析

  开头四句借鲁侯保有凫绎两山起兴,称美庐山。当时刘义庆以江州刺史都督南兖州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义庆招揽文士,作者称其为辞宗,意思中不无知遇之感。这里说“美凫绎”,不过是借凫绎起兴,作者称美的是庐山。“徒收”二句说鲁侯虽有凫绎二山,其地又人才众多。但却不是仙人所居。言外之意是庐山才是可记可咏的羽人之宅。而从“曾非羽人宅”之‘‘非”字,不难看到诗人追慕羽人的思想倾向。

  接着“罗景”四句是叙事,始写登香炉峰。“罗景”句是说山中云雾时起,常把日影遮住。“沾光”句点题面“从登’’二字。“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踪’’二句用列子御风而行的典故,夸张地写出了作者一行脚步的迅捷,简直大有飘飘欲仙之态。从“穷”字可见他们的游

  
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2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三十首(存二十七首)

唐代王涯

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
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
欲得君王回一顾,争扶玉辇下金阶。
五更初起觉风寒,香炷烧来夜已残。
欲卷珠帘惊雪满,自将红烛上楼看。
各将金锁锁宫门,院院青娥侍至尊。
头白监门掌来去,问频多是最承恩。
夜久盘中蜡滴稀,金刀剪起尽霏霏。
传声总是君王唤,红烛台前著舞衣。
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记得君王曾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
一丛高鬓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
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宜春院里驻仙舆,夜宴笙歌总不如。
传索金笺题宠号,镫前御笔与亲书。
永巷重门渐半开,宫官著锁隔门回。
谁知曾笑他人处,今日将身自入来。
春风帘里旧青娥,无奈新人夺宠何。
寒食禁花开满树,玉堂终日闭时多。
碧绣檐前柳散垂,守门宫女欲攀时。
曾经玉辇从容处,不敢临风折一枝。
鸦飞深在禁城墙,多绕重楼复殿傍。
时向春檐瓦沟上,散开朝翅占朝光。
白雪猧儿拂地行,惯眠红毯不曾惊。
深宫更有何人到,只晓金阶吠晚萤。
百尺仙梯倚阁边,内人争下掷金钱。
风来竞看铜乌转,遥指朱干在半天。
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
又落深宫石渠里,尽随流水入龙池。
墙墙不断接宫城,金榜皆书殿院名。
万转千回相隔处,各调弦管对闻声。
霏霏春雨九重天,渐暖龙池御柳烟。
玉辇游时应不避,千廊万屋自相连。
禁门烟起紫沉沉,楼阁当中复道深。
长入暮天凝不散,掖庭宫里动秋砧。
炎炎夏日满天时,桐叶交加覆玉墀。
向晚移镫上银簟,丛丛绿鬓坐弹棋。
瞳瞳日出大明宫,天乐遥闻在碧空。
禁树无风正和暖,玉楼金殿晓光中。
迥出芙蓉阁上头,九天悬处正当秋。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教来鹦鹉语初成,久闭金笼惯认名。
总向春园看花去,独于深院笑人声。
银瓶泻水欲朝妆,烛焰红高粉壁光。
共怪满衣珠翠冷,黄花瓦上有新霜。
迎风殿里罢云和,起听新蝉步浅莎。
为爱九天和露滴,万年枝上最声多。
御果收时属内官,傍檐低压玉阑干。
明朝摘向金华殿,尽日枝边次第看。
内里松香满殿闻,四行阶下暖氤氲。
春深欲取黄金粉,绕树宫娥著绛裙。
禁树传声在九霄,内中残火独遥遥。
千官待取门犹闭,未到宫前下马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赠慈书记

宋代王庭圭

探骊犹记湘西寺,爱我诗如左禅军。慈也果能拈此句,定知词笔带烟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蚀诗

元代王恽

至元十四载,维龙集丁丑。孟冬丙辰朔,诘旦阴风吼。

朝家有移告,日蚀百司守。伐鼓币用社,庶啬鬨奔走。

都城十万家,竟日喧釜缶。壮于田单兵,声势助冲掊。

盎水观日景,占刻入午辰。阳精从西亏,若有物噬吞。

初看偃珥玦,再睹已半轮。终风转蓬勃,天影惨以昏。

斯须食之既,阳光蔀无垠。始似昏晕镜,久乃挂铁钲。

团团溢阴影,环轮玉为绳。晴天朗昼藏厚夜,九衢草草人面青。

众宿不多出,争光见三星。只愁六凿浑沌死,苍生百万沦幽冥。

盼盼向申正,轮圆复其明。炷香再拜立前庑,心魄动荡久尚惊。

邻翁行年八十一,如此灾变见未曾。我问长老说,日月中有乌兔精。

顾兔固微物,性狡阴邪萌。人间三窟厌不处,缘云入月为家庭。

太阳养火乌,赫赫森神兵。词内祝融家,渴饮咸池泠。

三足利钩戟,炬火燃两睛。婪婪铁作喙,啄云下开变阴晴。

曜灵壮汝觜与距,外侮有犯乌维凭。六龙顿辔或少轫,知有神物拥护终是阴为惩。

不然日围千里不一蓄,栖尔其内将何营?及兹阴精盛,所历乖常经。

阳乌虽神力寡弱,势重不敌从侵凌。避集扶桑枝,噤缩潜威灵。

想当既厄时,如何炎官赤熛不率其徒来助势与声。

彤幢绛天鼓雷霆,振乌挟日腾两翮,火吻喷薄摧阴凝。

逐兔入月胁,隐伏跧其形。朴朔知所惧,弥离黯光晶。

含章合玄度,安曜周八纮。天公此两目,万古更不盲。

嗟予既匪羲和官,区区空抱倾阳诚。天高不可阶,此事难具陈。

作诗拟月蚀,欲见此志终或伸。卢仝抚掌韩愈笑,吾等狂德君其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洪崖峡

明代陈镒

山长足力蹇,计行无常程。礨礨石齿乱,十步九折萦。

崖泉变为雨,白日成晦冥。孤猿啸云裂,幽鸟呼风生。

出峡渐夷旷,清溪忽然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免归思母八首 其八

明代张国维

三褫端因教孝宽,一□冀以报刘欢。北山于役仍堪隐,斓彩兼冠不用弹。

仰托春晖华尚白,俯全方寸质犹丹。君亲大德咸无极,向日循陔意不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吊厓山三首 其三

明代林皋

占城一往竟何如,漫道宋人儒术迂。拚得海陵身一死,不妨长讲意诚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子

明代万盛

古云老去多贪得,谁识今吾亦故吾。愿学进修如卫武,敢图多积等陶朱。

不忧不惧心常泰,无韬无骄乐自馀。正气也终还造化,肯将清泪滴屠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季莲广文

清代金应澍

绛帐草堂开,弦歌岁月催。茫茫千古事,落落几人才。

处世心无竞,持躬志未灰。平生苦多病,终老白云隈。

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