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282篇诗文
在晋之二世,皇道昧不明。主暗无良臣,艰乱起朝庭。
七柄失其所,权纲丧典刑。愚猾窥神器,牝鸡又晨鸣。
哲妇逞幽虐,宗祀一朝倾。储君缢新昌,帝执金墉城。
祸衅萌宫掖,胡马动北坰。三方风尘起,猃狁窃上京。
义士扼素腕,感慨怀愤盈。誓心荡众狄,积诚彻昊灵。
凭眺凌崇峻,周览极浩渺。日落出古寺,秋旻见归鸟。
石梁百尺横,苍渚游龙矫。两崖崩欲坠,五湖环且绕。
人家隔花源,孤亭构木杪。坐久待明月,亭亭映翠筱。
既望升较迟,微亏光仍皎。近浦何氤氲,远峰亦缥缈。
桓伊笛自幽,范蠡舟偏小。零露瀼瀼华,明星渐以少。
何事杯行缓,夷犹俟清晓。溪山总含情,宛然留谢朓。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