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282篇诗文
丈夫秉壮志,报国当及时。父兄并显列,游冶非吾为。
奋身匈奴庭,仗节伸汉威。羝羊岂能乳,壮心终不移。
自分喂豺虎,何意还京畿。降王昔吾友,话别增伤悲。
白日自西匿,流波亦东驰。人心岂能一,街陌多交岐。
萧萧茂陵树,种种冲冠丝。死生不相愧,忠贞有前期。
念之感中怀,朗咏飞龙诗。
发鞍憩林木,杖策陟陉岘。岩连岭参错,洲曲岸回转。
白日丽兰薄,原绿静如洗。啸台既清峻,行窝更幽缅。
慨念昔时人,瞻望泪巳泫。薜荔夕摇曳,萝径复谁践。
碑板半磨灭,石门积苔藓。代异道岂隔,事迈迹空显。
独采石间秀,眷此何由展。逝鹄无卑音,潜虬厌污浅。
旷哉古今意,难与世人辩。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