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赠张吏日

宋代汪炎昶

咀霞嚼云香满髯,魏公之孙颜朱觇。
岚光染秋迸疏帘,哦诗屡秃霜毫尖。
岷峨清风飒帷幨,刮磨幽翳辉银蟾。
剖析不构雁鹜钳,或马骤畈迂术箝。
鹿门烟萝扃鍒严,猿鸟未许逃幽潜。
劲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涛渐。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2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陈倩游曾公岩韵

宋代曾布

从事区区厌独贤,寻幽深入翠微间。旋开榛莽东郊路,偶得神仙旧隐山。

都峤三天临瘴水,灵岩十里接溪蛮。何如咫尺邻风穴,杖履时时一往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拜文公朱紫阳祠堂呈江惟中朱士正苏明远

明代刘炳

奎壁垂光间气钟,仪刑一代属成功。泗沂道重尊天下,濂洛源分出建中。

僻壤鱼虫沾化墨,中原麟凤仰遗风。沧洲寂寞斯文弊,泪洒秋烟野殿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凭栏

明代徐庸

岸芷汀兰远近香,水边亭馆夏风凉。凭栏吟望天无际,几□春山在夕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倥侗子补刘龙洲小传用陈亮韵

明代郑文康

龙洲巨眼双垂虹,四海一望都成空。有时痛发贾生哭,血泪迸落珍珠红。

初心甘老山中酒,寝不成眠亦须走。东南日月欲堕地,渡江思显擎天手。

洛阳田地本中原,还我舆图旧时有。胸中十万总兵器,用夏变夷期可致。

从来好事苦多违,十常八九难如意。五国城头双卧龙,中兴悬望商高宗。

区区泗上一亭长,仗剑犹能歌大风。正尔艰难伤国步,堪叹满朝皆妾妇。

先将此辈酒饭囊,大车来载斗来量。此心未遂身先死,郤把并州作故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昨行赠夏都谏

明代皇甫汸

忆昨天王下手敕,辨方经野开蚕室。稽古真卑汉未遑,锐情直所周无逸。

王假还宜照日中,圣作何须守明述。君不见洄沿川水映柔桑,窈窕郊宫护棘墙。

玄黄欲献夫人茧,朱绿聊为公子裳。又不见青坛翠幕蔼中田,缥驾新从此上旋。

遂使鳐鱼呈瑞象,顿令铜雀颂丰年。呜呼天子劝耕后劝织,王业艰难果谁测。

七月重歌姬旦诗,一朝实赖黄门力。呜呼今之黄门古遗直,抗言朝宁生颜色。

马客逢君时已来,岂俟吹嘘到上台。北郊更起匡衡论,前席遥怜贾谊才。

男儿志于立功慎自擅,掀天揭日奔雷电。退食方依青琐闱,传宣直至黄金殿。

稽首亲承玉语温,威颜咫尺君王面。书锡丝纶龙凤蟠,币颁锦绣云霞炫。

纡紫围金未足荣,致君尧舜应争羡。呜呼致君尧舜应争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述感十五首 其十三

元代吴当

乳羝随敝节,帛雁识累臣。渐觉关河壮,应瞻日月新。

威声通海岱,喜气入梁秦。万骑轻天堑,何时一问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范君用笔工五首 其五

元代方回

善舞吾闻霓裳曲,□□音有陶朱公。长袖多钱世岂少,铁鞭难得尉迟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锄菜

清代朱麟应

御冬谋旨蓄,老圃辟坱圠。杂蔬分畦栽,秋菘及时拔。

溯厥下种初,草际尚鸣蚻。土松根自沃,露润叶争茁。

霜天气凄紧,连陇刈稿秸。菜始塌地肥,茎净不待刷。

其色既葱茜,其味更甘滑。藏之齑可断,芼之羹可颉。

淡泊配盐豉,芳辛屑椒榝。小槽新酿熟,邀宾走短札。

黄鸡紫蟹间,野蔌置宁恝。何况士酸寒,登盘少特杀。

藿食性所便,十馔遇七八。不闻穷塞生,画粥咽僧刹。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