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209篇诗文
捡点作天子,天命不可违。黄袍竟加身,人心奚所私。
惭负若之何,清夜终难欺。试以询仁后,处此宜胡为。
干戈将揖让,遂古良有之。百姓讵勿恤,残虐当歼夷。
事类乖中情,君子之所非。幼主岂独夫,恩遇匪丛疑。
姬公苟莫恃,孺子谁与归。申菽其不芳,粪壤以充帷。
沧溟胡宁枯,昆崙胡为移。荃蕙化为茅,久旷安足知。
赵氏一块肉,三百以为期。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