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九日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

赏析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昏黑风雨交加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满天密布深黑的乌云,再加上阵阵斜风细雨,使人心乱如麻,愁思似织,“乱愁如织”点出全篇主旨。重阳本来是登高之佳节,由于风雨凄凄,只能登上高楼,放眼遥望千山万壑,浩荡秋色。但“千崖秋色”,寂寞凄凉,会使人泪水滂沱。“白发”四句直抒“老眼”登览之所感。“神州泪”说明词人是为神州残破沉沦的“往事”而极度伤心洒泪。“神州”二字曾在词人词中反复出现,说明恢复中原是他念念不忘的头等大事。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黄山书社,2011.07:第142页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54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炊烟一点孤村迥

宋代赵长卿

炊烟一点孤村迥。娇容敛尽天容净。雁字忽横秋。秋江泻客愁。银钩空寄恨。恨满凭谁问。袖手立西风。舟行秋色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试院偶成柬诸同志

明代金幼孜

圣主崇文治,南宫较艺时。贤才应有待,藻鉴岂容私。

日傍炉烟转,春随刻漏移。自惭叨笔砚,饱食更何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除夕二首 其二

明代王守仁

远客天涯又岁除,孤航随处亦吾庐。也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

事业无心从齿发,亲交多难绝音书。江湖未就新春计,夜半樵歌忽起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亭后池

宋代刘攽

清江长望极,馀兴曲池深。俯视游鱼族,仰嬉乔木阴。

通津厌离会,胜地有登临。暮雨寒潮急,归飞闻水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偶书相留

宋代梅尧臣

在昔有言无不雠,故於嘉咏岂宜休。
出奇吴国将能战,探隐汉宫人戏阄。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
车中变服为秦客,头上南冠学楚囚。
日永欢呼遗博齿,夜深谈论废更筹。
海陵已有从游约,今欲西归且榜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心老久许为作画未果以诗督之

宋代陈与义

布衲王摩诘,禅余寄笔端。
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
秋入无声句,山连欲雨寒。
平生梦想处,奉乞小巑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真人代祠武当龙虎两山追赋

元代陈旅

桂馆祠官持羽节,名山两地蹑丹梯。共誇曼倩来金马,大胜王褒祀碧鸡。

杵涧暝痕消雨石,杼岩秋影动星溪。蕙肴椒醑登瑶席,定有神光起畤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天寿阁

元代赵秉文

人间赤日无处避,天上云居即宝坊。鸟飞无碍长空阔,人意自生高阁凉。

风来为作不请友,午梦径到无何乡。黄昏索马出门去,犹望东华尘土黄。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