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摘自《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
解释:有作为的人(实际是指有志成为仁人的人),就比如挖井一样,贵在持之以恒,如果挖井都挖到九仞还没有见到井水,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停下来,要是停下来,就前功尽弃,那个挖了这么深的井就还是一口废井。所以,行仁也是如此,对于仁德的践履是终身之事,生命之中任何时候停下来了,都意味着前功尽弃。
完善
孟子
猜您喜欢
茹素虽佛氏教也,好生非上天意乎。
——
《格言联璧·惠吉类》
几曾随逝水?
——
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其四》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
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王安石《伤仲永》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
王安石《赠外孙》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
刘禹锡《望夫山》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
白居易《秋夕》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
韦庄《秦妇吟》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
曹植《怨歌行》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
——
柳永《锦堂春·坠髻慵梳》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
岑参《暮秋山行》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陆游《乙卯重五诗》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
王维《洛阳女儿行》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
文天祥《正气歌》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
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
长庭砥平,锺虡夹陈。
——
左思《三都赋》
伤春伤别几时休。
——
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季秋就温。
——
张衡《西京赋》
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
张衡《归田赋》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
——
张载《剑阁铭》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拆地裂。
——
李朝威《柳毅传》
曾把芳心深相许。
——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
孔平仲《昼眠呈梦锡》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诗句推荐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杜甫《后出塞五首》
大者椎牛;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
陆龟蒙《野庙碑》
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陶渊明《饮酒·其四》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韦庄《绥州作》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杜甫《佳人》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有钱有物,无忧无虑,赏心乐事休辜负。
陈草庵《中吕·山坡羊》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蒲松龄《山市》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杨慎《出郊》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刘过《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合地道,则地府消愆。
吕蒙正《破窑赋 / 寒窑赋 / 劝世章》
古语推荐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围炉夜话·第二OO则》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围炉夜话·第三十则》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格言联璧·持躬类》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始之易,终之难也。
《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荀子·富国》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
《将苑·卷一·知人性》
礼祝期颐庄椿无算,诗歌福履虞寿同登。
仙居十二楼之上,大寿八千岁为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茶经·六之饮》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