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摘自《
史记·七十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
解释: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
完善
史记
猜您喜欢
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刘安《淮南子·本经训》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
张先《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
陈文述《夏日杂诗》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周敦颐《爱莲说》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
李商隐《南朝》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
刘禹锡《金陵怀古》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星高汉将骄,月盛胡兵锐。
——
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
孟郊《秋怀十五首》
掩以修竿。
——
曹植《孟冬篇》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
——
李珣《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不语如痴醉。
——
杜安世《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
归有光《沧浪亭记》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
左思《咏史八首》
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
钱谦益《秋水阁记》
风尘不起,天气清凉。
——
曹丕《大墙上蒿行》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
张衡《西京赋》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
张华《轻薄篇》
尔乃假刻玺于关塞,称使者之酬对。
——
庾信《哀江南赋序》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
——
鲍防《元日早朝行》
其六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
李鸿章《入都 其五》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
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
贡泰父《黄河行》
诗句推荐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公曰:无庸,将自及。
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浪浪谢初始,皎皎幸归终。
孟郊《秋怀十五首》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曹植《行女哀辞》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 其二》
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王粲《从军诗五首·其四》
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刘向《曾子不受邑》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吴伟业《捉船行》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
张问陶《晓行》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东方朔《七谏 其一 初放》
美人不用敛蛾眉。
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佚名《伐檀》
古语推荐
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文心雕龙·隐秀》
慨夏畦之劳劳,秋毫无补;悯冬烘之贸贸,春恩广覃。
《格言联璧·悖凶类》
至贵不待爵,至富不待财。
《淮南子·精神训》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后汉书·列传·朱冯虞郑周列传》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弟子规·亲仁》
马效千里,不必骥;人期贤知,不必孔、墨。
《论衡·卷二十九·案书篇》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篇》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颜氏家训·文章篇》
人情阅尽秋云厚,世事经多蜀道平。
未出笼先别现爪。
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交。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